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南台別院講座宣說《吉祥經》 種下吉祥心

佛學講座

字級

南台別院講座宣說《吉祥經》 種下吉祥心

【人間社 許貞慧 台南報導】 2025-07-31
佛光山南台別院7月30日舉辦「共生吉祥系列講座」,禮請佛光山傳燈會男眾教育培訓組主任慧喜法師以《吉祥經》為題,於三樓國際會議廳宣說佛陀教法,闡述佛陀教導人們如何獲得真正吉祥的生活指南,吸引270人同遊法海,為自己種下吉祥的心念。

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倡導人與人見面打招呼「說吉祥」,意涵是希望六時恆吉祥,彼此間帶來美好。在象形文字「吉」代表是放下兵器於原處,意謂無有戰事;「祥」代表是好的徵兆,即為「沒有災難,美好」。然而《吉祥經》記載佛陀教導的十種修持方法,能為生命帶來無上的吉祥,透過修持,無往不勝,能得到最大的安穩與幸福。

慧喜法師剖析《吉祥經》核心精神,分三個重點說明,即為「因緣心態、道德責任、信仰提升」,首先要遠離惡緣,親近善知識,誠心供養,以慚愧感恩的心,願意改變因緣,即可改變命運,依善人,依善處,發善心,種善根,與正法相應,即可得大吉祥。

慧喜法師指出,佛陀提點每個人都要提升自我能力及品德,廣泛學習各種技能,不論是世間法、佛法都要終生學習,投資自己;然而在家庭責任上要克盡本分,使家庭圓滿;在助人布施行善部分,持著一分善心與人結緣,就如大師終其一生力行「給」的哲學,給人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;且一切所行都要遵守道德規範及守則,離諸惡行,不放逸。

「如何使信仰提升呢?」慧喜法師接著說,佛法在恭敬中求,佛法不離世間覺,提升生命品質也須以恭敬虔誠,知足感恩心,聽聞正法,進而實踐落實,更要學會住忍辱地,以柔和善順的心,常樂法說;就如大師說的:「為了佛教,有什麼不能忍的!」除此之外,證悟佛法要自我要求,行八正道,與佛法真理相應,安住在生活上,內心澄寂無染著。

慧喜法師總結,生存環境中如何能無災美好?大師主張創造「共生吉祥」,先從自身做起,世間上各種生命的存在都要能「我中有你,你中有我」,才能幫助大眾修心、轉念,二六時中恆吉祥,讓佛法成為最穩定的依止,達到佛法普遍人間的美好。

鄭珠圓學佛逾20年,佛陀提到「善奉養父母,愛護妻與子」,讓他心有戚戚焉,認同每個人都應善盡其身分責任與義務,家庭才能和美。初入佛門的王羚維分享,第一次聽聞《吉祥經》,「忍」的力量是他最大受益,自覺以往的自負,反思自己應放慢腳步,人生就能「共生吉祥」。
12345678910第1 / 200頁
追蹤我們